• 学术动态
  • 学术动态

    UNIVERSITY OF SANYA
  • 专业办学条件——法学院法律诊所第二课堂
  • 栏目:学术动态发布:2024-08-08浏览:
  • 为了贯彻三亚学院“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的教学宗旨,法学院开设了法律诊所项目,它是继模拟法庭之后又一个靠近真实法务的机会。通过法律知识的实践教学,同学们在律师或学院里的法学教师指导下,能够更好地体会未来从事实际办案的过程。

    法律诊所即诊所式法律教育,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美国:如同去诊所一样,法律诊所就是在接触法律事务的过程中找寻自身存在的知识盲区,增强处理实际法律事务能力的一门实践课程。不同于传统的课堂讲授知识课程,它更重视学生在实际案件中运用所学法律理论知识的能力,这其中包括:跟“法务同事”协作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对方当事人、代理人“斗志斗法”的能力;与当事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还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习。在具有律师执业资格的教师实时指导下,“法律诊所”的学生们会依法为社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一般案件代理等公益性法律服务。

    在法学院“产教融合”的教学理念指导下,2014年10月我院大三的学生中招募40名成员成立“法律诊所”第一期,如今已经发展到了第十期。本院学生称其为实践性和挑战性最强的法律实践。我院多次指派双师型教学团队成员前往省内外学习开展法律诊所教育的经验;从2014年11月开始,在法律诊所负责人张振安老师和学院领导的努力下我院与司法局合作,聘请法律援助中心的三位工作人员作为诊所学生的校外实践指导教师。这些都为我院开展法律诊所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师资基础。

    另外,我院法律诊所设备齐全,现有办公室、接待室和案件研习室各一间,配有值班电话、电脑、桌椅等教学设备,可满足诊所正常办公、接待当事人和四十名诊所学生日常研习案例的需要。同时具有丰富的诊所师资团队,能够满足一个团队配备一名校内教师和两名校外指导老师,外加四名诊所学生的合理有效的团队结构。完备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为新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法学院在2015年5月开始与法学会合作,在三亚市、区信访局设立了5个法律诊所,定期值班接待信访群众;还成功地承办了“全国刑事法律诊所热点问题探讨暨教师培训会”,在会议上向十多所兄弟院校分享了我院诊所式法律教学的做法和经验,得到了兄弟院校教师和全国法律诊所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充分肯定。

    课堂上,同学们在专业老师指导下研讨案例,自主完成案件代理任务;课堂外,在实习老师指导下办理案件,参与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申报、横向课题研究;法律诊所的学生通过以上实践平台,在教师的指教下,参与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信访的接待工作、社区法律咨询等校外实践活动;报考研究生考试或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参与法律援助活动和普法宣传等活动,对居民反映的各类矛盾纠纷主动介入、积极调节。

    法律诊所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将学生置于律师境遇,要求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能对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要求学生做出无数个决定,学会权衡法律、当事人利益及伦理道德等各种因素,并在足够的真实环境中培养出会谈、咨询、辩论、法律写作等各项能力。不仅有助于推进法学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其综合素质,而且实现了大学服务社会法治建设的功能,多次为众多媒体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现如今法学院积极推广诊所式法律教育的价值,得到了三亚市法学会和有关部门的认可,筹办了校外法律诊所值班点,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被海南省法学会会长萧若海称赞为“服务基层的典型模式,值得大力推广。”毫无疑问的是,法律诊所的成立目的是培养优秀的实践性法律人才。

    文字:张珂嘉 文字编辑:戴楚柠 图片:法学院通讯社 图片处理:法学院通讯社 编辑:宋嘉琪 审核:刘雅斌、胡宏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