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准扶贫
  • 精准扶贫

    UNIVERSITY OF SANYA
  • 旧貌变新颜
  • 栏目:精准扶贫发布:2019-08-08浏览:
  • 加快改善贫困村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事关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有利于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变村庄脏乱差的环境面貌,有利于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村农民的文明素质、改善农民的精神面貌。2019年7月1日,精准扶贫五指山调查队——社族来到此次调研活动的第二个调查点牙力村,在实地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过程中见证了牙力村这一年的新发展、新变化。

    图:村口的标识牌

    牙力村位于毛阳镇的北部,距离镇区4公里,该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299户1097人。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50户184人,其中因病致贫的有7户28人,占贫困人数的15.2%;因学致贫的有3户13人,占贫困人数的7.1%;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致贫的有12户39人,占贫困人数的21.2%;因缺资金致贫的有14户57人,占贫困人数的31%;因缺劳动力致贫的有7户21人,占贫困人数的11.4%;因残致贫的有3户8人,占贫困人数的4.3%;因缺土地致贫的有2户6人,占贫困人数的3.2%;因缺技术致贫的有2户12人,占贫困人数的6.5%。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2名驻村干部、30名帮扶责任人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全村50户贫困户已经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最初的16.8%降至0%,战绩卓著。通过槟榔、橡胶、冬种瓜菜种植和外出打工,村民收入普遍增加,全村人均收入2017年就已达10455元,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改善。

    图:主动脱贫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

    图:脱贫奋进户

    图:海南省农业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教材

    此外,在走访中了解到该村正在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对人居环境进行集中治理。首先,通过“4+5”模式对农村垃圾进行回收处理,所谓“4+5”模式是指农户、保洁员、村委会和镇环卫站四个责任主体和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土建垃圾、毒害垃圾、焚烧垃圾五种垃圾类型和处理方式,在农村垃圾处理上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处理之科学堪比上海的垃圾分类;其次,加快“厕所革命”帮助鼓励村民改变“没有独立厕所”和“没有冲水厕所”的困境;再次,推进人畜分居,改变了农村鸡鸭鹅、猪牛羊家禽家畜遍地走的传统面貌;最后,对村民的房子进行带有民族特色装修改善,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土头土脸的房子一经装饰可谓“旧貌变新颜”。

    图:装修后的民居外墙印着黎族大力神图腾

    图:绿水青山——雨后的昌化江

    发展不能止步,尽管当前的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有了极大改善,但仍有一些老大难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所以,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攻坚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决策部署,将保障基本人居卫生条件作为贫困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首要和基本的任务,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一场歼灭战,解决威胁农民群众健康安全的人居环境突出问题,稳步提升贫困村农村人居环境水平,为贫困村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仍是接下来乡村工作的重点,也需要全社会人的参与。只有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环境,我们才能守住美丽,获得幸福。

    图:调研队与牙力村党支部书记王泽南同志合影

    图:调研队与镇政府对接的两位同志合影

    牙力村调研工作的结束也就意味着此次五指山调研工作已接近尾声,十几天来大家身体上的辛苦换来的是心灵上的满足。在实践中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是“社会人”理想的追求、最大的快乐,也是“社族”涉足扶贫一线,助力脱贫攻坚的目的所在。通过调研大家对当地精准扶贫工作进展有了科学的判断、对当地的历史沿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当地的风俗习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总之收获颇丰,五指山不虚此行。相信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社族”人仍会保持情怀、守住初心,在社会学学习、研究的道路上取得新收获、新成绩、新辉煌。

    (文字:邱刘威 图片:精准扶贫五指山调查队——社族 编辑:张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