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沙龙:自贸港封关运作后的法治调控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5-20浏览次数:0

学术沙龙:自贸港封关运作后的法治调控

自由贸易港的全岛封关准备工作已全面启动,这是一项全国瞩目的大事件。瞄准2023年底前具备封关硬件条件、2024年底前完成封关各项准备工作”总体目标,海南正举全省之力推动全岛封关准备工作。“封关运作”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当中有特殊的关键意义,是全面建设海南自贸港的基础,是全面实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货物进出口管理制度的标志。《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已经明确了“封关运作”的必须要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为封关运作提供有力法治引领和保障作用。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立法来破题,需要法治来支撑,本次学术沙龙主题为“自贸港封关运作后的法治调控”法学院、科研处联合举办此次学术沙龙,校领导朱沁夫教授、王丹教授现场与谈,多名教授围绕封关运作的背景、贸易投资与保护、税法定位、离岸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生态风险防控等方面展开分享。

 

刘雅斌教授:封关运作的背景解读

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具有“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特征,实行着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的独特制度;人员、货物、资金的流动更加高效、自由。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在2025年之前,通过“零关税”正负面清单,对岛内进口用于交通运输、旅游业的船舶、航空器等营运用交通工具和游艇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当前自贸港建设正抓紧完善配套保障制度,首批15件配套法规已经出台。自贸港封关是法律规定、政策要求、现实需要。自贸港封关后会带来巨大的变化和影响,一方面离岛人士不限次数、高额度的免税购物、岛内居民免税购物,既可激发群众消费热情,拉动消费增长,本岛居民的收入和待遇也有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海南将得到更加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良服务,土地供应减少,房产价值也将进一步提高,最受益的免税商品服务业、进口加工企业将迎来巨大红利。唯一不便利的是,日后进出海南也许会需要提供同香港等城市相似的出入证件。这一系列影响变化的出现,海南人的身份也将被改写,变得更加引人注目。

 

辛柏春教授:关注输出性走私风险,多元化规制化解

在海南自贸港封关实行商业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的同时,输出性走私的风险也会随之上升。在立法环节,要完善反走私、海关监管以及针对性经济问题的相关立法,建立严密的法网;同时在执法环节,各执法部门应到严密监管,预防为主,打防结合,并配合财政、税收、金融、计划等手段控制和减少外资的消极作用,保障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对市场的管控,通过反垄断、反不当竞争、消费者保护等措施对外来投资进行规制,化解外投资风险。

姚轩鸽教授:重视税法科学定位,不断完善自贸港税法新体系

自贸港运作后,税收法治建设必须最先解决的大问题即是税法的科学定位问题。税法的科学定位直接关系到税法在自贸港整体建设中重要功能的实现与否,解决税法问题的根本对策在于,必须以税法规律为价值导向,不断优化自贸港的税法体系,主要是“合法”“合规”“合道”三个关键词。“合法”即对内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的各项法律;“合规”即对外遵守现行国际自贸港税法规则;最后,超越内外,敬畏和遵循税法大道——增进全社会和每个公民的利益和福祉的终极目的与征税纳税的内在科学规律,同时体现出“征纳两利”的税法核心价值。

王超强教授:加强封关运作后的投资保护

自贸港封关后的投资保护,至少有四个层面的保护,包括民事保护、行政保护、治安保护和刑事保护。这是法律层面的立体保护,其中刑事保护是最后保障。根据实证调研,近些年来,海南刑事案件性质特征表现为,普通案件案发比例高、金融类犯罪比例很低、高端科技类犯罪比例低、商业类犯罪比例低。

就未来封关后的投资保护策略的应对,一是严密司法法网,应立尽立,应判尽判,坚决避免有案不立,立而不破,破后不诉,诉后乱判等懒政、怠政行为,切实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二是严密立法法网,健全自贸港法律法规。三是提高司法人员素质和办案水平,主要是提高侦查机关办案人员的素质。四是加大司法科技投入,积极建设智慧司法。五是加大普法宣传,提高、培训投资者维权意识和法律知识,防止病急乱投医,病急不投医,更防范恶意上访、闹访等非法维权。六是畅通投诉、举报、控告路径,做好投资维权店小二政府建设。七是守住刑法底线,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八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推进企业合规建设,打造一流国际金融市场。

叶旺春教授:建立健康海南金融环境,关注国际投资问题

随着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海南金融领域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上对海南的各种预期更加强烈。值得注意的是,在海南上市的公司、特别是涉外企业是否有交易、金融活动,建立健康的海南金融、经济环境,就需要防止“空壳公司”偷税避税。同时,随着外界投资的增多,对国外入住的非经营账户信息、反洗钱、反恐怖等关系到财产隐私、治安管理的私密信息是否需要同他国分享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胡宏雁副教授:探索数据跨境流动,健全数据管理规则体系

探索数据跨境流动领域的制度安排,关乎我国获取和使用数据的能力,关系到国家的数据竞争战略乃至世界信息新秩序。当前海南的跨境流动数据治理面临着规则目标不明确、规则方式不具体、权利救济不完善、国际合作机制不紧密的问题。结合域外的数据跨境流动治理经验,应立法完善权利救济方式,确立具体化的规则方式,完善国际上多边数据管理规则体系,加强紧密合作。

肖纪连副教授:运用智能化手段  构建自贸港生态环境的保护墙

生态环境问题也是海南自贸港当前需要重视的问题,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中,明确了外来物种以及境外固体废物、医疗废物等可能带来的风险,应对环境问题,应当本着风险预防原则,严格地监管和防控。在立法方面,应依据海南自由贸易港最严格的生态环境要求,专门立法,通过严格的环境值计量标准,体现风险预防原则,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执法方面,应当吸取近年来填海项目的教训,做到及时执法,建立智能预警、监测体系。司法方面,生态风险的未知性导致法律规定的暂时缺位,在司法实践中,需要运用法律基本原则作为补充。

 

三亚学院副校长朱沁夫教授表示,现阶段法律制度已经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良法呼唤善治,自由贸易港的法律系统的运行需要法治观念深植人心,需要高素质的司法队伍,需要良好的法治文化基础。三亚学院副校长王丹教授在与谈中提到,在数字经济的催生之下,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和模式发生改变,法律规制方式也将随之发生转变。目前数字产业化趋势下面临难题之一便是数字治理问题,对于新的产业形态如何进行立法规制,这是一个需法学深耕细作的领域。

自贸港建设蓬勃发展,法治建设方面至关重要,同时对于法治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强烈。只有不断提升法治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并促使其积极投身于自贸港法治建设中,多方面分析、规制、落实才能够维护海南自贸港良好、公平的贸易氛围。本次讨论会中,各知名专家、教授各抒己见,为自贸港封关运作后的法治建设集思广益,同时也为法学院学子提供了感知学术氛围的机会,期待未来他们能够为自贸港的发展贡献力量。

文字:刘苇 图片:大学生通讯社 编辑:郭桉楠  审稿:蒋惠敏

      更多法律讲座关注:
     明法讲堂系列讲座http://fx.sanyau.edu.cn/?article/type/87/1.html
     雨林书院系列活动http://fx.sanyau.edu.cn/?article/type/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