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浪逐星,山海同行——毕业典礼采访合集

发布者:王子龙发布时间:2025-07-01浏览次数:78

法学院、自贸港国际法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于618日,在书艺馆参加了由三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举办的2025年毕业典礼。在这个庄重而激动的时刻,我院通讯社对到场毕业生导师、工作人员、毕业生及家长做了简单采访,现在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毕业生教师采访

问:“如果用一句话作为临别赠言,您最想对他们强调的人生准则或专业信念是什么?”

毕业生导师董津语回答说:“在追逐卓越的道路上,希望你们保持对未知的敬畏,用持续学习打破边界;以专业立身,以责任济世,让技术与人文的温度同行。最后送给所有毕业生们一句话:‘学海无涯,遇到不懂的要不耻下问,多问多琢磨;工作中靠真本事站稳脚跟。’”

工作人员采访

问:“您认为一场成功的毕业典礼,除了流程顺利外,最重要的是传递什么精神内核?”

张鸿达同学回答:“毕业典礼的核心在于传递‘传承与启程’的双重精神内核。它不仅是对大家在校四年学术成果的仪式化肯定,更是学生辛勤付出与老师谆谆教诲的具象化体现。每一次毕业典礼的最终目标,其实是让每个离场者带着‘学院烙印’心怀感恩地回望来路,又能以开拓者的姿态拥抱未知的挑战。 

毕业生采访问

问:“展望未来,你认为学院为你实现个人职业或学术目标打下了哪些独特的基础?”

毕业生回答:“学院通过‘三个校园’理念与产教深度融合为我构筑了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在校四年的学习生活期间,学校为我们打造了良好的实习实践平台,我院积极与律所合作开展实习实践基地,为我大四的实习工作提供了良好借鉴与帮助。在‘跨区’‘跨界’‘跨线并行’的教育理念中,我收获了更广泛的知识储备与更开阔的视野,这对于处在‘就业难’这一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是最宝贵的资源。”

毕业生家长

问:“您观察到孩子在进入学院后,在专业能力、思维方式或综合素质上发生了哪些积极的转变?您觉得学院的哪些环境或培养方式促成了这些变化?”

毕业生家长回答:“从四年的学习生活情况来看,孩子最大的转变是从‘被动学习者’成长为‘主动问题解决者’。以前他学习总需要督促和警醒,但这四年来,我能感觉到他在慢慢变化,放假回家时,也能看到他在房间里学习。这种坚韧,我想是来自学院独特的成长环境。在之前校园开放日的直播中我有看到学院开设了模拟法庭、法律诊所这种开放实验室,包括我今天来看到了校图书馆的规模。我经常认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能改变人的学习习惯,正是这样优秀的学习氛围,带动着他走完了四年的学习历程,才得以取得今天的成就。”

毕业是一场盛大的告别,也是一次无畏的出发。在此,我院衷心祝愿2025届毕业生怀揣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收获灿烂!

文字:宋若楠 文字编辑:王司浩然 编辑:王小佳 审核:曹添 刘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