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学院法学院重磅启动法律硕士考研课程群建设,打造拔尖培优人才培养新范式

发布者:王子龙发布时间:2025-07-14浏览次数:70

为响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号召,助力法学专业学生考研深造,三亚学院法学院近日正式启动 “法律硕士考研课程群建设项目。该项目作为学校课程 “三度深化建设(拔尖培优)的重点申报项目,旨在通过系统性课程整合与教学创新,构建覆盖考研核心科目的优质教学体系,为法学本科生搭建从专业学习到考研冲刺的全程赋能平台。

1. 课程群架构:多维融合构建考研知识体系

该课程群涵盖 7 门核心课程,包括法律考研英语、法律考研政治、法理学、宪法学、法制史、民法学、刑法学,每门课程均设置 45 学时、3 学分,采用 “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精准对标法律硕士考研大纲要求。

课程群在专业体系中兼具基础性与关联性:

基础课程矩阵:英语、政治等公共课与法理学、宪法学等专业基础课形成知识基石

专业课程延伸:民法学、刑法学等实体法课程与法制史等理论课程相互支撑

体系化培养目标:通过模块化课程设计,帮助学生构建 “基础概念 — 专业理论 — 实务应用的三维知识网络,提升考研竞争力与专业素养

值得关注的是,课程群特别强调各学科间的逻辑关联,例如法理学与宪法学的理论衔接、民刑法学与法制史的历史对照,助力学生打破知识壁垒,形成系统化法律思维。

2.教学团队:资深师资领衔打造黄金阵容

项目由法学院孙大雄教授担任负责人,其拥有博士学历与 30 余年法学教学经验,曾主导多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教学团队呈现 “高学历、多梯度特征:职称结构:副高及以上职称占比 41.7%,中级职称占比 25%,初级职称占比 33.3%

学历背景:博士学历教师达 33.3%,硕士学历教师占 66.7%,形成老中青结合的人才梯队

团队成员均具备丰富的考研辅导经验,如王天林博士负责法律考研英语教学,祖伟副教授同时承担宪法学与法史学课程,水木晴美副教授深耕民法学领域。“我们将采用‘双师授课’模式,每门课程配备主讲教师与辅导教师,实现‘课堂精讲 + 课后精辅的全程陪伴。孙大雄教授介绍道。

3.建设规划:全周期赋能考研冲刺

(一)教学资源创新升级

●构建可视化知识体系图,梳理考研核心考点逻辑脉络

●开发 300 分钟高清教学视频库,每门课程配套 30 课时精品录播

建立考研模拟试题库,涵盖近十年真题解析与预测习题

(二)教学模式深度革新

采用 “三阶段递进式教学策略:

基础夯实阶段(3-7 月):聚焦知识点理解与习题训练,配套分章节真题演练强化提升阶段(8-10 月):以十年真题为核心,培养应试技巧与法律思维

冲刺阶段(11-12 月):提炼高频考点,模拟实战场景,优化答题策略

特别引入案例导入式教学,结合时事热点与影视素材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方式提升参与度,让考研复习从 “被动输入转变为 “主动探究

4.预期成果:多维赋能学生成长

项目以 “知识 — 能力 — 素养三位一体为培养目标:

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法律硕士考研核心理论,提升知识点融会贯通能力

强化应试技能,通过真题演练与模拟考核,提前适应考研难度与节奏构建完整法律专业知识体系,为研究生阶段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开发 “教学视频 + 题库 + 思维导图的数字化资源库,形成可推广的考研课程建设范式

法学院负责人表示,该项目不仅是对学校 “应用型院校建设目标的积极实践,更通过课程群的系统性建设,推动法学专业教学内容与考研需求的深

从基础课程的精耕细作到考研冲刺的靶向突破,三亚学院法律硕士考研课程群建设项目正以创新姿态开启法学教育新征程。这一举措不仅为法学院学生提供了专业提升的 “加速引擎,更彰显了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领域的探索决心。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该项目能助力更多学子圆梦法律硕士殿堂,为中国法治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文字:法学院通讯社 文字编辑:法学院通讯社 图片:法学院通讯社 图片处理:法学院通讯社 编辑:王小佳 审核:王子龙 胡宏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