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从学业进阶、能力锻造、资源利用等维度为新生绘制四年成长蓝图,助力其实现从“被动安排”到“主动规划”的转变,为未来发展筑牢根基。法学院(自贸港国际法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聚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大学生成长规律,开展“我的大学规划”和“校园学科地标打卡”专题课程。此次专题课程由谢畅老师、侯光明老师、吴承谦老师、迟文婷老师、韩东爽老师、韦海浪老师、王铎老师授课。

大学规划指的是是高效利用校园资源、瞄准考研、法考、求职等目标的关键。在四年学业布局上,课程中老师划分清晰了大学的阶段,大一以适应校园、夯实基础为核心,主攻通识课与法理学、宪法学等基础课程,鼓励广泛阅读与社团参与;大二深耕民法、刑法等核心专业课,支持参与“大创”科研项目、辩论赛,同步备战英语四六级;大三聚焦法考冲刺,明确考研或就业方向;大四则以毕业实习、论文写作为重点,全力推进目标落地。

学习方法上,老师给出具体路径:课前预习梳理疑问,课中记录逻辑框架而非照搬PPT,课后可以用“费曼学习法”复述知识点并借助XMind制作思维导图,同时倡导多追问法律制度设计的法理根源。此外,还分阶段推荐了《西窗法雨》《民法思维》等书籍,满足不同学习需求。

能力培养方面,老师强调法律人“硬核技能”的锻造,包括运用知网、北大法宝等数据库的文献检索能力,通过分析中国裁判文书网提升逻辑思辨能力,从课程论文锤炼法律写作能力,以及契合自贸港需求的英语能力。同时,指南建议学子主动对接导师获取学术指导,向学长学姐请教经验,与同学组建学习小组,在良好人际互动中共同进步,平衡学业、社团与生活。

此次“我的大学规划”和“校园学科地标打卡”专题课程,为我院新生驱散了成长迷茫,提供了可落地的行动方案,也为培养符合自贸港发展的高素质法律人才注入助力。
文字:陈中一 文字编辑:李佳欣 图片:罗圣淳 刘亦菲 张业茜 邢渲奇 图片处理:张业茜 邢渲奇 编辑:瑚娅霏 审核:王子龙 曹添 刘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