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法学院(自贸港国际法学院)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院赛就业赛道参赛准备指南

发布者:王子龙发布时间:2025-10-19浏览次数:78

一、参赛对象确认

1.高教本科生组:仅限普通本科三、四年级学生,且需排除已通过推免等确定升学的毕业年级学生;全体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均可参与。

2.高教研究生组:面向学院全体在读研究生,无其他额外限制。

二、参赛材料准备细则

1.求职简历(PDF格式)

内容需围绕目标职业及岗位要求,突出个人综合素质、专业能力与岗位的契合度,例如在教育经历中注明与目标岗位相关的核心课程,在实践经历中量化工作成果。

格式需简洁规范,避免冗余信息,建议控制在1-2页内,确保关键信息一目了然。

2.求职综合展示(PPT格式)

大小严格控制在50MB以内,可嵌入视频增强展示效果,但需注意视频格式兼容性,避免播放出错。

内容需涵盖个人求职意向、职业准备情况,重点体现个人发展路径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应度,建议搭配数据、案例辅助说明,如目标职业的市场需求数据、个人实习成果案例等。

3.辅助证明材料(PDF格式)

需将实践、实习、获奖等证明材料整合为单个文件,大小不超过50MB,避免拆分提交。

材料需与职业规划相关,例如实习证明需注明实习岗位、工作内容,获奖证书需优先选择与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相关的奖项,且需保证材料清晰可辨。

三、比赛环节准备重点

1.主题陈述(6分钟)

提前根据PPT内容梳理陈述逻辑,确保在6分钟内完整呈现求职意向与职业准备,建议预留1分钟时间进行内容调整,避免超时。

陈述时需突出核心亮点,如与目标岗位匹配的专业技能、独特的实践经历,可适当加入个人对目标职业的认知,展现职业规划的合理性。

2.综合面试(6分钟)

提前了解目标职业的真实工作场景,预判可能遇到的问题,例如涉外法律岗位可能涉及的跨境纠纷处理、企业合规问题等,准备针对性解决方案。

梳理个人经历中的关键事件,以便应对评委的自由提问,回答时需结合实例,体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职业精神。

文字:法学院通讯社 文字编辑:李佳欣 编辑:李相桦 审核:王子龙 曹添 刘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