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媒转载|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三亚学院校赛决赛成功举办

发布者:王子龙发布时间:2025-11-24浏览次数:593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就业创业工作部署要求,贯彻落实学校办学结构性改革精神,持续深化产教融合育人路径,以赛促学锤炼学生专业本领,以赛促教优化人才培养路径,以赛促就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11月22日,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三亚学院校赛决赛在书善楼大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大赛由招生就业处、管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承办,教务处、研究生处及各二级学院协办。三亚学院副校长高一兰,教务处、研究生处负责人及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出席开幕式,教育部首批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王涛,海南省创新创业导师李卉妍、朱广君,海南省职业导师张成甦、高级职业生涯规划师冯旖琳担任评委,来自各学院的500余名学生代表现场观摩,招生就业处处长王喜鸿主持开幕式。

本次大赛以“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为主题,设置成长赛道、就业赛道(本科生组)、就业赛道(研究生组)三个赛道。成长赛道面向低年级本科生,聚焦职业目标设定与学习实践能力;就业赛道面向高年级本科生及全体研究生,重点考察求职实战能力、岗位胜任能力与发展潜力,各赛道定位清晰,全面覆盖不同阶段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

自本次大赛启动以来,各学院精心组织,同学们积极响应,参赛热情高涨,吸引了全校1.3万余名学生的报名参与。经各学院院赛、校赛初赛选拔,共有30名成长赛道选手、20名就业赛道(本科生组)选手和10名就业赛道(研究生组)选手脱颖而出,成功晋级校赛决赛。

高一兰副校长致辞

招生就业处处长王喜鸿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高一兰副校长为大赛致辞。她强调,学校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聚焦高质量就业、升学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与同学们凝成“学业共同体”,共赴成长目标。她对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以规划为“镜”,深化自我认知;二是以规划为“桥”,锻造核心竞争力;三是以规划为“帆”,勇担时代责任。而决赛现场选手们的精彩表现,正是对这三点希望的生动践行。 

成长赛道的低年级学子,以规划为“镜”清晰认知自我,将专业学习与兴趣探索深度结合。如自人文与传播学院的选手以“自贸港文旅故事传播者”为职业目标,结合三亚文旅资源调研经历,设计“高校+景区+新媒体”的实践路径,汽车学院选手则立足计算机专业基础,针对海南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制定“编程能力进阶+大数据实训参与”的成长计划,已通过校内实验室项目掌握Python数据分析核心技能,他们分享的“从课堂作业到实训项目”的成长故事,生动诠释了自我认知与实践探索的结合。他们饱满的热情与清晰的成长路径,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就业赛道本科生组选手,以规划为“桥”锻造核心竞争力,将专业所长与职场需求精准对接。他们深入调研目标行业动态、岗位核心要求,清晰阐述了职业定位、发展路径与实施计划,从技能提升、实习实践到求职策略,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严谨的思考与扎实的准备。会计学专业选手聚焦海南自贸港企业财税服务需求,结合在校期间参与的“企业税务模拟实训”项目经验,提出“财税专员—税务筹划师—财税顾问”的职业发展路径,其设计的“中小微企业自贸港税收优惠落地方案”,因贴合实际需求获得评委认可;酒店管理专业选手则依托三亚旅游产业优势,将专业学习与酒店运营管理实践结合,在展示中详细阐述了“实习轮岗—前厅主管—酒店经理”的晋升计划,还分享了在合作酒店实习期间优化入住流程的实战案例,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与问题解决能力。他们清晰的逻辑表达、对专业知识的熟练运用以及面对评委提问时的沉稳应答,充分彰显了即将步入职场的本科毕业生的专业素养与求职竞争力。

就业赛道研究生组选手,以规划为“帆”勇担时代责任,将学术研究与行业发展紧密相连。他们立足研究生阶段的科研经历、学术专长,聚焦细分行业领域的深度发展,职业规划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可行性。在展示中,选手们不仅清晰阐述了职业目标与发展路径,更深入分析了行业发展趋势、核心技术瓶颈与个人核心优势的契合点,部分选手还分享了科研成果转化、跨领域合作的职业设想,他们扎实的学术功底、深刻的行业洞察与成熟的职业心态,获得了评委老师和同学们的高度认可,现场掌声不断。

本次校赛决赛中,评委们始终以专业、严谨、公正的态度开展评审。展示环节,他们围绕职业定位精准度、规划可行性、专业与岗位适配度等核心维度细致考量;答辩环节,问题直击关键,既考验临场应变能力,更提供针对性指导,既肯定亮点潜力,也中肯提出意见,让选手在比拼中收获成长,现场学子亦深受启发,充分彰显大赛“以赛促学、以评促长”的核心价值。

海南省职业导师张成甦接受采访

海南省职业导师张成甦在赛后接受采访,分享了对本次大赛的深刻感受:“本次大赛最让我惊喜的是选手们的规划‘落地感’——不是空泛的目标,而是紧扣海南自贸港发展和行业需求的具体方案。比如不少本科生将校内实训项目与求职方向结合,研究生则立足科研成果思考转化路径,这正是学校产教融合育人的最佳体现,也说明学校的职业指导真正做到了‘从课堂到职场’的衔接。”此外,她还从企业招聘视角给出评价:“我们更关注选手的岗位适配度与发展潜力。这次看到很多选手提前调研了目标企业的需求,甚至结合三亚本地产业特点设计规划,这种‘知己知彼’的意识非常可贵,也让我们看到三亚学院培养的学生,确实能够快速对接本地企业的用人需求。”

赛事的顺利推进,离不开管理学院师生志愿者的默默付出。计分组全程坚守,精准记录、及时汇总评委打分;现场志愿者从赛前准备到赛中服务,全程承担引导入场、分发资料、维持秩序、协助候场等工作,以热情周到的服务与认真负责的态度,为赛事有序开展筑牢坚实保障。

作为我校深化产教融合、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本次大赛为同学们搭建了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优质平台。下一步,学校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持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成才观,助力每一位学子明晰职业方向,在自贸港建设与国家发展的浪潮中,实现个人价值与时代发展的同频共振。

图片来源 | 管理学院

编辑 | 招生就业处

美编 | 景皓

责编 | 滕艳秋

文章来源 | USY招生就业处

2025年11月24日